English

新时代的呼唤: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2000-06-14 来源:光明日报 刘济良 我有话说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创意、创造的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知识资源的国家,就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相反,一个缺乏科技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就会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各种机遇。一个国家、民族要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依靠教育、教师。为此,我国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素质。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长期以来我们广大教师所形成的人才观过分强调共性,往往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要求所有学生,采取“划一主义”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这种人才观的存在不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难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为此,教师必须破除这种观念,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可靠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把创造性、创新精神作为衡量、培养人才的一项核心内容,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大胆创新。

其次,教师要改革教学的传统观念。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根本区别之一。传统教学观认为,对知识记得越牢固越好,并把知识作为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来掌握,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其创造性、创新能力得不到重视和培养,长期下去就会受到压抑和扼杀。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教师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的教学观,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教学把学生身上蕴涵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再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师生间是一种垂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是不可能有师生间平等的交流的,也不可能有在平等基础上所进行的对科学知识的探讨。学生在这种情形中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不但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就连健康的人格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人的创新能力的高度要求,教师就应当有目的、有意识的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形成尊重学生的良好教风,在教育工作中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等,决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主动进取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看法、意见、思维等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

最后,教师要用探索、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正确而恰当地运用探索、研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创造性的要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既要注意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他们的疑问;又要引导好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他们大胆地提问,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面对日益逼近的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责任重大的人民教师,就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就必须重视自己素质的提高,以便更好地迎接这一挑战。教师要具有全球观念。未来的人才必须在国际大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自觉站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与手段。这就要教师应该站在全球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高度去思考教育改革,增强积极进取的意识,提高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成功率。教师要正确认识全球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引导学生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全球化、迎接全球化。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今天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形成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使我们面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新环境,为我们迅速获取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中好的、有价值的信息与坏的、无用的信息垃圾同时并存,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有价值的信息,自觉抵制信息垃圾的不良影响就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

当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它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到教育评价等都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教师无论哪一方面的素质不合格,都会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转变观念是先导,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前提,加强课堂改革是主渠道,搞好教育评价是杠杆,而最关键的是有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因为如果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素质教育就难以实施;如果教师不自觉主动地营造良好的小环境,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大环境就不可能真正的建立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也没有用。广大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教学改革中起关键作用,没有教师的积极配合,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就建立不起来。所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美好的教育理念,要使它落到实处,就离不开广大教师,因为只有高素质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作者系河南大学副教授、华东师大教育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